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育 > 正文

劳动教育: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要基石教育包含哪些方面

admin 2025-07-01 25

  在 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 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上,劳动教育始终是绕不开的核心命题。习多次强调: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,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,懂得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道理,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、诚实劳动、创造性劳动。 随着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等政策文件的出台,劳动教育正从教育边缘走向育人中心,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基石。

  技能养成:通过日常生活劳动、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,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,如衣物整理、烹饪烘焙、工具使用等,形成 会劳动 的能力基础。

  价值塑造: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,理解 劳动创造世界 幸福生活靠奋斗 的深刻内涵,摒弃 劳动可耻 好逸恶劳 等错误认知。

  人格培育:在劳动实践中磨砺意志品质,培养吃苦耐劳、团队协作、责任担当等优良品格,实现 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 的综合育人效果。

  破解 有知识无能力 困境:针对部分青少年存在的 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 现象,通过劳动教育补上实践育人短板,培养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。

  抵御 精致利己主义 侵蚀:在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下,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建立对劳动人民的情感认同,树立服务社会、奉献国家的价值追求。

  激发 创造性劳动 潜能:新时代劳动形态已从体力劳动为主转向与智力劳动、技术劳动深度融合,劳动教育成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。

  小学阶段: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,开设 整理小达人 厨房小能手 等课程,培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(如图 2)。

  初中阶段:融入生产劳动和技术实践,如木工制作、植物栽培、3D 打印基础,强化技术思维和创新意识。

  高中阶段:开展服务性劳动和职业体验,组织社区志愿服务、企业见习,引导学生规划劳动职业方向。

  通过记录学生参与家务劳动、校园服务、社会公益等 12 类劳动实践,累计积分可兑换 劳动勋章,将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机制结合,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。

  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学习,机械专业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组装,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运营校园文创商店,实现 做中学、学中创,毕业生就业率提升 23%。

  每学期设置一周劳动主题实践,学生走进农田插秧收割、参与校园创客工坊、策划社区义卖活动,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劳动的多元价值。

  从 耕读传家久 的传统智慧,到 劳动创造幸福 的时代强音,劳动教育始终是滋养心灵、塑造人格的重要力量。当学校有系统、家庭有行动、社会有氛围,当孩子们在整理书包时学会责任,在种植花草时懂得生命,在帮助他人时感受快乐,劳动教育的种子就会在心中生根发芽,最终成长为支撑民族复兴的参天大树。

  让我们共同努力,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培养更多既有科学素养又具劳动精神,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时代新人,让劳动光荣、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!

相关阅读
全部评论(0)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